2008年7月13日 星期日

林口電廠,也須關注下風處

自由時報200870710

記者席艷俠╱特稿

約在15年前,就桃園縣沿海四鄉而言,台北縣的林口發電廠等同於「不明公害」的化身。近年,隨著地方關心的議題不同,外加台電回饋基金制定,對四地採比例補助經費原則,使得「不明公害」漸被淡忘。

所謂「不明公害」約在民國70年代前後出現,沿海的蘆竹、大園、觀音、新屋四地第一期稻作葉末和稻穗有燒灼焦黑情形,第二期更糟,枯黑情形更嚴重,收穫量銳減到三成,或無法收成都有,二期耕作時間正好吹東北季風,林口發電廠排出的煙順著風勢南下,攻進沿海這四地。

稻作外,沿海防風林—木麻黃更是一一枯死,冬季情形更惡化,讓日治時代種下的這道綠籬出現缺口,惡性循環下,東北季風從台灣海峽長驅直入,吹進內陸,吹進稻田,讓農作歉收年年發生。

居民們將原因指向林口發電廠,因電廠排出的煙含有二氧化硫成分,農作枯死也指向酸雨汙染。這個結論林口發電廠不接受,指東北季風挾帶過度鹽分的海風造成,可是地方也有話說,農作歉收防風林枯死情形日治時代未曾發生。

雙方沒交集,一時抗爭不斷,也找不出農作枯死之因,所以「不明公害」名稱出現,中央官員巡視,民代質詢談的都是「不明公害」老掉牙話題,結局是狗吠火車。

林口電廠對沿海四地是否造成公害,其實早有定論,只是國家政策有其「不能說的秘密」。如今節能減碳觀興起後,林口電廠對身處的台北縣境或下風處的桃園縣境更該有一份關注的責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