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日 星期一

西班牙風能 年省500億燃料


西班牙卡斯提亞曼查高低起伏平原上的一排排風車,立刻讓人聯想到唐吉訶德戰風車的故事。不過,西班牙絕非不切實際的理想家,在投錢不手軟積極發展風力與再生能源後,如今斐然有成。

在開發乾淨的綠色能源上,國際間以西班牙與日本的成果最為出色。今年一、二月,西班牙的再生能源更首度占到全國能源產量的30%,提前完成歐盟要求的目標。歐盟於2001年訂定2010年歐盟國家再生能源占30%的要求,而西班牙一馬當先,提前抵達終點。

一、二月的西班牙潮濕、多風,風力與水力發電量因此提高。儘管未來幾月料將下降,但應不致大跌,今年一整年的平均比重可望較接近30%,而非20%,相對於碳能源的14.3%與核能源的20.9%,比重仍令人豎指。

西班牙風能協會指出,2008年風能替該國節省12億歐元(約台幣537億元)的進口化石燃料開支,創造4萬個工作機會,且整體減少5%的二氧化碳排放,為政府與風能創造雙贏。

西班牙開發再生能源的努力,連美國總統歐巴馬也看在眼裡,承認在這方面美國落在西班牙後頭。在太陽能發展上,西班牙也是速度最驚人的一個。

【2009/04/18 聯合報】

超級氣旋災難 孟加拉死者估破萬

自由時報20071120
面對滿目瘡痍的家園,孟加拉帕塔家塔村地區的村民欲哭無淚。(美聯社)

〔編譯鄭寺音╱綜合達卡十九日外電報導〕超級氣旋「西達」侵襲孟加拉四天之後,受創地區依然是滿目瘡痍。據官方統計,迄今全國已有超過三千人因風災喪生,援助團體與國際組織已陸續前往沿岸偏遠地區,對數百萬生還者伸出援手。

賑災官員說:「當我們走過一個又一個受創的鄉村時,悲劇一幕幕在眼前出現,像是走在死亡幽谷一樣。」路透記者則說,早上走了七公里採訪新聞,沿途沒看到一間房子是立著的。

官方證實,目前已有三千一百人在風災中喪生,但據孟加拉紅新月會估計,死亡人數已逾一萬人。更有慈善團體估計死亡人數將達一萬五千人。

救災人員擔心,災區缺乏食物、飲水與醫藥,可能會爆發疾病;瀕臨絕種的孟加拉虎棲息地孫德爾本斯森林也遭風災重創,但官員無法估計有多少動物死亡。

西達氣旋十五日晚間以每小時兩百五十公里的速度,在孟加拉南部海岸登陸,最高掀起六公尺巨浪。在風災中失去三個孫女與媳婦的婦人碧岡說:「我們爬到樹上,一些人把自己牢牢綁在樹上,希望能活下去。我們就像在等死。」

聯合國、英美與歐洲已開始集結賑災物資;美國已派出兩艘軍艦前往孟加拉,英國則宣布援助兩百五十萬英鎊。

2009年5月30日 星期六

溪水流量比往年少一半

自由時報20090303

〔記者謝鳳秋╱豐原報導〕大安溪、大甲溪水量比往年減少一半,台中農田水利會2月下旬起陸續公告八寶、高美、五福、日南、頂店圳、內埔、石壁坑、卓蘭圳等採取2至4天輪流灌溉。水資源局表示,如持續不下雨,民生用水也會受影響。

今年春雨少得可憐,水資源局資料顯示,2月底大安溪士林堰河川流入量每日僅48.12萬噸,相較於往年每日流入量90萬噸少了近一半;在德基水庫更嚴重,往年每日流入量也約90萬噸,今年2月底流入量僅36萬噸,不及一半。

再不下雨影響民生用水

水庫蓄水量也不斷下降,鯉魚潭水庫目前蓄水量約63%,相較於往年的68%減少5%;德基水庫往年蓄水量80%,目前僅60%。

因此,水資源局表示,現階段是農田輪灌減少用水量,如梅雨季再不下雨,恐怕連民生用水供應都會受影響,該局5日將召開「台中地區水源調配小組」今年第一次臨時會,討論節流等因應之道。

台中農田水利會管理組組長王榮華指出,2月下旬起,陸續公告八寶、高美、五福、日南、頂店圳、內埔、石壁坑、卓蘭圳8條灌溉圳採取2至4天輪流灌溉方式供水,如果加上加強圳溝管理勉強可以完成春耕。

農民擔心後續灌溉不繼

水稻插秧後一直到收割前,田裡都需要維持一定水量,農民非常擔心插秧下去,後續缺水灌溉,等於白忙一場,不斷向縣政府、水利會詢問。張榮華表示,未來灌溉用水能否正常供應,得視中部降雨情形而定。

2009年5月28日 星期四

旱災肆虐 茶價飆歷史高點

斯里蘭卡等茶葉產國因乾旱而產量減少,預料將推動茶葉價格上漲。
路透

聯合國糧農組織 (FAO)和部分業界主管預測,全球多個主要茶葉出口國茶葉生產同時遭遇旱災後,茶葉價格勢將漲至歷史高點。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羅馬的聯合國糧農組織 (FAO)茶葉專家常愷松 (Kaison Chang)表示,乾旱導致印度、肯亞和斯里蘭卡茶葉產量減少,「價格應會上揚」。

上述三個國家的茶產量占世界茶出口量的一半,其產量減少將使去年茶葉供應短缺現象惡化。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初步估算,去年全球茶葉消費量成長4.8%到385萬噸,但產量只增加1.2%到378萬噸。2007年,茶葉市場的供應則有盈餘。

美國茶葉協會的數據顯示,茶葉消耗量最大的國家是人口多達13億的中國,其次依序是印度、俄羅斯、土耳其、日本、英國、美國。

就美國而言,去年進口量從前年的1億零900萬噸增至1億1700萬噸,主因是綠茶的保健功效促使喝茶人口增加。雖然經濟不景氣,預料美國喝茶人口還會繼續增加。茶飲料也日漸在美國風行,飲料業者和包裝水業者開始合作,推出茶飲料搶食商機。

【2009/03/31 聯合晚報】

2009年4月19日 星期日

美環保署:溫室氣體確實危害人類與全球氣候

  • 2009-04-18 新聞速報 【中央社】

     美國總統歐巴馬倡言新能源,美環境保護署今天宣布,溫室氣體污染源確實是人類健康與地球氣候的重大危害。這項聲明等同是歐巴馬政府推動立法限制溫室氣體排放量的背書。

     環保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主管傑克森(Lisa P. Jackson)女士今天中午指出,這項結果證實,引發全球溫室效應的氣體污染對現代以及後代子孫都是嚴重問題。

     她今天也重申歐巴馬的訴求,力倡研發新的能源,因為既可解決污染,更可在國內創造數百萬「綠能」工作機會,也讓美國不須仰賴國外進口石油。

     環保署今天發布的聲明也指出,汽車與卡車的氣體排放也是氣候變遷因素之一。

     美國諸多商業協會與組織都已表明,反對聯邦政府管制溫室氣體排放量,他們認為這將造成中小企業與一些辦公大樓的巨大成本負擔。

     2007年4月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裁令聯邦政府環保單位,檢討溫室氣體是否危害大眾健康與社會福祉,以進而決定應否在「清淨空氣法案」(Clean Air Act)中,設定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限制。

     美國上一任總統布希及布希政府的環保官員都反對強制設定二氧化碳及其它溫室氣體的排放標準,主要理由是可能傷害經濟發展。美國媒體分析,即便民主黨現在主導國會兩院,也未必能確保通過限制產業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法案。

     環保署在上個月底已送交一份正式報告給白宮,說明溫室氣體危害大眾健康以及社會福祉。

     歐巴馬總統在去年競選期間持續誓言限制溫室氣體排放量,他上任後敦促國會提出法案,以規範溫室氣體總量管理與交易,還有排放者獲取減低污染津貼補助。

     傑克森女士近來全力呼應歐巴馬的主張,她希望環保署與國會致力規劃出一項多元方案,以因應全球氣候變遷,避免政府與企業一再無謂的浪費時間。980417

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

海上風力發電商機 西門子看好

  • 2009-04-14 中國時報 【林上祚╱台北報導】

     台灣到底有沒有發展風力發電的本錢?德國西門子主管表示,風力發電是世界各國都在推動的技術,台灣西南沿海,過去幾年在台電與英華威等廠商,陸續完成陸上風力機安裝後,目前只剩下一處標案,西門子現在看好的,反而是接下來海上風力發電機商機。

     根據據工研院能資所粗估,台灣的陸上風力發電場,可開發約為二百萬瓩(KW);海上的風力發電約可開發一百萬瓩(KW),台灣西部海岸的風力資源相當豐富。儘管先天優異,但後天的能源政策,比起歐洲國家似乎慢半拍。台灣西門子表示,台灣絕對有潛力發展風力發電,但因為台電在海上風力發電合作態度尚未明朗,如果開放的規模太小,西門子投標意願也不會太高。

全台最大風力發電德商英華威打算撤資

  • 2009-04-14 中國時報 【黃馨儀╱台北報導】

 ▲英華威董事長費佛樂重申將暫緩未來的新增投資計畫。(黃馨儀攝)

 ▲德商英華威公司13日揚言未來5年將暫停5億歐元的投資計畫。圖為英華威在苗栗後龍海邊設置風力機群。(本報資料照片)

     馬政府上任以來,在即將展開第一次全國能源會議前夕,卻傳出德商英華威風力發電集團將撤資!英華威董事長費佛樂昨大動作召開記者會向政府重申,除希望提高風力收購電價格外,更希望在立法院此次會期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且制訂出明確的能源政策,否則將暫緩未來五年五億歐元的新增投資計畫。

     費佛樂更指出,連行政院長劉兆玄的胞弟劉兆凱都跑到大陸蓋風場了,讓他「有受騙的感覺。」

     綠色能源法案過不了 電價提不高

     英華威自八十九年發展風力發電至今,已投資三億歐元金額,如今已在苗栗、台中沿海及彰濱工業區興建了八十八座風力機組,是台灣最大也是唯一的民營風力發電公司。

     但昨天英華威卻大規模召開記者會,董事長費佛樂表示,原本英華威預計今年將挹注一億歐元,在桃園建置五十四個風力機組,未來五年也將在台投資共五億歐元。但如今再生能源條例「這個會期會通過」的說法,已經講了十六個會期,「一躺就是六年」。

     近幾年來,他已找過能源局官員無數次,也送過資料給馬總統,政府卻遲遲沒有制定出明確的能源政策與目標,連博弈條款都可以過,綠色能源法案卻過不了,「這根本是政府決心的問題」。此外,連劉兆玄的弟弟劉兆凱都要赴陸投資,若立院這次會期還是沒有通過,未來「將沒有機會了,而英華威在台投資的行動將會死心」!

     給價不合理 德國不支持賠錢生意

     費佛樂表示,在金融風暴衝擊下,加上歐元、原物料價格頻漲,德國銀行已不支持英華威融資案,若政府無法給予英華威二點八至四元的合理收購價,未來將不再增加投資。但英華威副總經理王雲怡強調,金融風暴反而讓德國政府非常支持融資案,但因為台灣政府給的價格不合理,德國政府不可能支持賠錢的生意。

     王雲怡也點出,台電以一度電四點七元買天然氣發電,以二點三元買燃煤發電,台電的風力發電成本接近二點六元,卻只用二元來收購民營風力發電,等同逼業者出走。

     而針對尹啟銘日前在IBM論壇上曾提到,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遲遲未通過,是因為「政府對立院沒有影響力」,費佛樂認為「這種說法很不負責、沒有誠意,更顯示出政府毫無決心」。

     費佛樂表示,他們只關心三件事,就是希望政府改善不合理的電價,制定明確的再生能源政策,並盡速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否則最快年底將不再新增投資。

2009年3月26日 星期四

日本觀測到大氣中含水銀 疑從中國飄來

2009-03-23 新聞速報 【中央社】

     日本「共同通信社」報導,日本觀測大氣的結果發現,在中國燃燒煤炭後排出的水銀可能隨風飄到日本。雖數量極微,不至於對人體造成立即影響,但越境污染問題值得關注。

     日本環境省自前年10月開始在琉球的國頭村的邊戶岬設站連續觀察大氣中所含的玻璃狀水銀。到去年10月為止觀測到的結果,估計水銀濃度大約是大氣每一立方公尺有1至2奈克(10億分之1克)。

     這大概是中國、南韓曾提出報告的大氣中水銀濃度的一半。

     環境省表示,一個月大概有數次觀測到超過2奈克。去年2月就觀測到最大值4.4奈克的水銀濃度。

     以電腦分析大氣移動路徑等發現,大氣含有2.5奈克以上的濃度較高的水銀時,與含有2奈克以下時的情況相較,大氣經由中國大陸到達邊戶岬的情況較多,因此懷疑水銀是從中國飄來的。

     日本為了國民健康著想,有關大氣中所含的水銀成分,將年平均值設在每一立方公尺40奈克以下做為指標值。

     報導說,仰賴煤炭為主要能源的中國,因利用煤炭的情況增加,煤炭中所含的水銀排出的情況也增加,被指說水銀甚至也飄到美國,所以中國被要求應減少煤炭的使用。980323

2009年3月6日 星期五

研究:全球暖化恐造成南亞降雨大減

  • 2009-03-02 新聞速報 【法新社】

     最近一項研究發現,全球暖化可能在下個世紀造成夏季季風延後5至15天開始,而導致南亞大多數地區的降雨量嚴重減少。

     研究指出,全球溫度上升,可能造成夏季季風的環流向東移,導致印度洋、緬甸和孟加拉的降雨量增加,但巴基斯坦、印度及尼泊爾的降雨量減少。

     全球暖化也可能造成雨季之間的間隔拉得更長,也會造成印度西部地區、斯里蘭卡和緬甸的一些沿岸地區平均降雨量大幅增加,提高發生致命洪水的風險。

     研究報告撰寫人迪芬巴夫(Noah Diffenbaugh)警告,這可能會對農業、人類健康和該地區的經濟體產生重大影響。(譯者:蔣天清)

乾熱氣候 助長澳洲森林大火

  • 2009-02-12 新聞速報 【中廣新聞╱謝佐人】

    澳洲近來造成嚴重傷亡的山林大火讓人怵目驚心,各界矚目,而從澳洲的情況也可以讓人瞥見全球氣候暖化的未來。專家指出,地球氣候改變無須為單一的旱災、火災或水災負全責。但是專家也強調,當地球氣溫越來越高的同時,農田及森林也更加乾旱悶熱,因而使得火災更容易發生。

    有部分專家認為,氣溫升高導致澳洲的氣候更走極端,不少高山上的皚皚白雪將會消失,位於熱帶地區的澳洲北部也會遭到更加強烈的熱帶氣旋侵襲,而澳洲東南部的火災發生的機率也會更加頻繁。

    澳洲一名氣候專家指出,過去這幾個星期,澳洲各地天災毫無疑問地可部分歸咎於氣候暖化及溫室效應。

    澳洲每年從十月到隔年三月,是山林火災發生最頻繁的季節,澳洲各地每年都有上萬起火災,而氣候的變化確實使得這些火災更加劇烈猖獗。

    最近這場山林大火,綜合各方因素可歸納出,第一,澳洲長達十年的乾旱已經使得林木乾旱異常,其次,持續破紀錄的熱浪籠罩整個地區,促使當地上週末氣溫上衝到攝氏47度,創下新高紀錄。另外再加上,每小時高達100公里的強風肆虐,助長火勢延燒,使得東南部「維多利亞省」火災災區宛如火爐一般。

    而東北部「昆士蘭省」前幾個星期,連續豪雨成災,全省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土地都泡在水中,三千棟房屋建築受損,災情慘重。

    一個由跨部會官員及專家組成的氣候改變審查小組表示,氣溫升高會造成全球水資源短缺,農產欠收,同時,暴風雨及熱浪也會導致更多人死亡。尤其在澳洲,南部乾旱,北部水患不斷,對氣溫敏感的大堡礁也深受影響。

    澳洲政府一個氣候研究機構指出,2007年澳洲的平均氣溫上升的攝氏一度,但若廢棄排放的情形持續不加以阻止,到了2070年,澳洲氣溫將再向上升高攝氏五度。

    專家指出,澳洲南旱北澇的災情或許不能完全歸咎全球氣候暖化,但卻足以讓環保人士勸說全球各國政府加速實施降低廢棄排放的措施。

2009年1月27日 星期二

美國牛 要課空汙稅

美國環保署(EPA)為了減少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考慮對排放甲烷的家畜徵稅,據估計,每頭乳牛將負擔175美元的稅,每加侖鮮奶生產成本可能增加8美分。

美國環保署最近公布了根據「清淨空氣法」管制溫室氣體的草案,內容不但涵蓋交通工具和工廠的汙染,家畜產生的汙染也在管制範圍。

紐約州農業聯盟估計,每頭乳牛將課175美元稅,肉牛的稅是87.5美元,肉豬也要20美元。

影響更大的是,許多小規模經營的農家將面臨沉重負擔。

美國農業聯盟國會聯絡處主管克勞斯表示,酪農生產每加侖鮮奶的成本將上升7到8美分,但民眾購買價格的增幅難以估算,因為農民不能像一般製造廠商那樣,直接把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美國農業部向環保署提出警告說,每家農場每年限制排放100公噸溫室氣體的規定,將會使小農變得難以生存。

按照溫室氣體管制草案規定,飼養超過25頭乳牛或50頭肉牛、200頭肉豬,或種植玉米面積超過500英畝的農民,都必須申請排放許可。

扣除20萬個規模較大的商業化經營農場,美國農業靠190萬個小農家支撐,他們平均年產值2萬5,589美元,經營面積271英畝。如果列入管制,這些小農無法負擔增加的成本,官方執行法規也有困難。

紐西蘭和愛沙尼亞原本也想對牛隻課徵空氣汙染稅,但在民意的強力反彈下作罷。

紐約時報記者認為,家畜要課空汙稅還早得很,農民毋需過度驚慌。

但克勞斯表示,美國新總統歐巴馬有意對付氣候暖化問題,除非國會立法排除農業,否則家畜將難逃課稅的命運。

【2009/01/07 經濟日報】

南極冰層融化 竟可阻地球暖化

圖╱聯合報提供

專家預測2009年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熱的一年,意味著地球暖化的問題將更加嚴重。不過,英國的科學家卻帶來好消息。他們發現,南極冰層雖然逐漸融化,卻會釋放出微小的鐵粒子,成為海藻的養分,讓海藻成長,而後浮上水面吸收二氧化碳,之後竟因此沉到海底,把造成地球暖化的二氧化碳封鎖起來。

這項發現讓科學家相當振奮,另一項實驗因此即將展開,地點選在福克蘭群島東南方約1300公里的英屬南喬治亞島(British island of South Georgia)附近。英國的科學家準備了好幾噸的硫酸鐵,打算以人工的方式在這片南冰洋上「施肥」,讓海藻大量生長,進而讓海藻大量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看看能不能因此化解不斷上升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英國每日郵報指出,南冰洋涵蓋面積達2000萬平方哩(5180萬平方公里),所生長的海藻可以吸收35億噸的二氧化碳,相當於每年燃燒石油、天然氣、煤礦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八分之一。

南冰洋如果真能發揮遏止地球暖化的功能,那將是一處尚未開發的處女地,因為南冰洋不像其他水域擁有那麼大量的鐵。

然而,儘管科學家認為南極海域的自然機制已存在數百萬年之久,但環保人士仍然擔心,人工製造海藻的方式可能損害地球脆弱的生態系統。此外,報導中也提到,如果海藻無法沉至水面下數哩,那麼仍然會將二氧化碳釋放至空氣中。

南極冰層為何含有鐵粒子讓科學家不解。有人認為,南極冰層的鐵粒子來自其它附近大陸,是風力讓鐵粒子遠渡重洋而來。根據測量,這些鐵粒子的寬度不到一公釐的十萬分之一。

【2009/01/05 聯合報】

2009年1月26日 星期一

世界氣象組織:反聖嬰現象造成歐洲嚴寒

  • 2009-01-10 【法新社】

     聯合國所屬的世界氣象組織今天表示,自從去年11月以來,在歐洲肆虐並奪去數十條人命的酷寒天候,部份原因是反聖嬰(La Nina)現象所致,也就是太平洋表層水溫異常變冷。

     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Organization)指出:「目前嚴寒天候肆虐,部份原因是反聖嬰現象所致,這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部與東部水域的海水表面溫度下降。」

     聲明說:「然而,大家仍應記住,氣候是由極其複雜的交互影響所造成,因此,特定單一因素不會造成特定單一事件。」

     這個設在日內瓦機構的祕書長雅拉德(Michel Jarraud)籲請民眾不要認為目前歐洲的嚴寒天候,是全球不再暖化的證據。

     世界氣象組織指出,儘管2008年比2007年要冷,它仍是紀錄上第10溫暖的一年。

2009年1月25日 星期日

聯合筆記》大地凍得撲朔迷離

新年前後,整個北半球凍得不得了。台灣這一波寒流幸好是乾冷,不過也夠嗆了;大陸連貴州都下雪;歐洲傍溫暖地中海蔚藍海岸的馬賽也大雪紛飛;美洲更是去歲十月初雪提前來臨後就一直沒停。這個凜冽的冬天,糟糕的是有跡可循,但原因不明。

所謂有跡可循,是相關現象都有科學證據。其一,世界氣象組織統計,去年地球陸地是持續增溫二十多年來的首次降溫,降了攝氏零點一度。請注意,是陸地降溫;但這部分降溫,被海洋龐大水體蓄存的熱能給抵銷,整個地球仍增溫約零點三一攝氏度。

其次,北極覆冰的面積,包括我們福衛二號以及世界氣象組織的偵照,二○○七是有紀錄以來最低,但二○○八的覆冰面積較前一年增加百分之八。請注意,北極覆冰去年雖自四百三十萬平方公里增為四百六十七萬平方公里,仍是史上第二小的覆冰面積。

對歐洲這個冬天的嚴寒,世界氣象組織做出了「反聖嬰現象肆虐」的解釋。但是,對亞洲、美洲的酷寒,乃至對地球陸地為什麼會出現多年來首次降溫、去年北極覆冰面積為何增加,都沒有提出解釋。唯一相關的說詞是:南極洲拉森冰棚裂解,是一個變數,但距離太遙遠了。

從天氣圖上看,蒙古天空高懸一個一○七四毫巴的超強冷高壓,可預見這一波的冷(一○四○毫巴)只是小Case,後續的「好戲」已可預見。但為何會出現超強冷高壓?這和陸地降溫、北極覆冰面積增加又有何關係?找出科學解釋,比預報天氣寒冷更重要。

著眼於北極區油氣開發及極區航線利益的財團已在放話:「暖化是科學家自己打造的舞台,你看,不是結束了嘛!」意圖藉此軟化地球人對暖化的警醒及行動。事實上,隨著這波冷氣團而來的問題,是陸地降溫、北極覆冰增加等地球氣候異常化現象,已嚴重到連科學家都無法有效提出解釋了!

或許下一波更強的寒流,能讓科學家凍得思想澄明,找到原因。

【2009/01/14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