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8日 星期四

風車發電 天災殺手攪局

竹北市新建水利大橋,設置小型風力發電機,想將多餘的電賣給台電。
記者羅緗綸╱攝影

竹苗秋冬季風強勁,具風力發電潛力,但幾年下來,發電機組連番折損,甚至創下世界首例,也讓人對風力發電成本,重新評估,業者內心掙扎,與風力的拔河,不斷上演。

颱風轉葉片 燒6千萬

「1座風力發電機,5年前約6000萬元 ,隨著歐元增值,要1億2千萬」竹北天隆造紙廠2座風車,開啟地方風力發電首頁,不過,其中1座去年8月在颱風中,葉片轉不停而燒毀,損失逾6000萬元,迄今難修復。

前年10月,新竹香山也有1座風力發電機燒毀,高聳的風車失火,消防車難救援;今年辛樂克颱風過境,中部也有風車受損;今年初,苗栗後龍1座風機葉片掉落,更是全世界首例,引起廠商重視,設法追出原因。

受損風車時間多在8月颱風到10月季風盛行時期,究竟是環境不適,或維修、設置待改善?值得評估。

「如果長期運轉,應能達到節能效果」天隆配合政府能源再生計畫,91年間架設2座風力發電機,運轉下,可生產1750瓩電力,開創風氣。

供電不穩 不足量賠慘

不過,風車供電不穩,8到10月風力旺,供電平穩了,但也充滿「風險」,天隆廠風車在颱風中毀了1座,因和能源局簽過供電契約,如今達不到,賠了1千萬,重建要1億2千萬,做或不做都困擾,受損風車基座保存著,「恐怕等成本降下再重建了!」

苗栗縣在後龍溪南岸設21座風力發電機,在竹南海岸設4座,都是德商英華威集團設置,運轉兩年多,英華威計畫在後龍溪北岸增設29座風機,竹南再增設3座。地方雖有反對聲,英華威設法溝通.改善。

公司副總王雲怡說,風機每座平均約1億至1億2000萬元,1座風機,每年發電量為500萬至800萬度,可供台灣2000戶家庭用電,相當於減少3955公噸的CO2排放,等於500公頃樹林的減碳效果,符合效益,也帶進觀光效果。

資源雄厚 開發成本高

英華威認為,台灣能源百分九十八依賴進口,但台灣西岸風力資源雄厚,一年平均有效風力發電達2500小時,是德國、丹麥風力發電高度發展國家的1.5倍。

竹北市今年新建水利大橋,看好風力發電,在兩側各設4組風力發電機,每組可發電1500瓦,除供應橋上路燈和LED燈,還想出售多餘的電。

不過,天隆紙廠「有慘痛經驗」,算一算,設置風車後,每年每座風車,約可省7到8百萬電費,但將已賠下的7000萬元,和未來重建需1億2000萬元,至少要25年才打平,是「高成本電價」,算盤仍有得撥。

【2008/11/24 聯合報】

2008年12月9日 星期二

亞洲空氣汙染嚴重 每年造成中印30餘萬人死

  • 2008-11-14 【法新社】

     聯合國今天指出,籠罩在亞洲上空的大片雲狀污染物,正使數十萬人走向死亡、冰河逐漸融化、氣候型態陸續改變及農作物受損。

     「聯合國環境計畫署」(UNEP)指出,車輛廢氣、工業排放物及廚房油煙都是形成三公里厚「大氣褐雲」的因素。

     聯合國環境計畫署今天就此現象公佈一份重要研究報告,並表示若能除去大氣褐雲,將有助緩和亞洲眾多環境問題。

     該署執行長史丹納告訴記者:「大氣褐雲不但十分複雜,且需要極大關注。」

     研究報告指出,若能停止汙染源,大氣褐雲就會在數周內消失,不像全球暖化的元兇溫室氣體,需耗時數十年或更久才能消散。

     全球已偵測到五個大氣褐雲嚴重地點,其中三個地點位於亞洲。

     亞洲稠密的人口與數十年來的迅速開發,是褐雲形成的兩個主要因素。亞洲自阿拉伯半島經中國到西太平洋,都籠罩在大片煤煙下。

     報告指出,褐雲無所不在,連聖母峰基地營都偵測到這些黑色煤煙,且其濃度通常只在都市地區才有。

     由於褐雲中的黑色粒子會吸收更多熱氣,這些覆蓋在喜馬拉雅山及亞洲其他山區冰河上空的煤煙,已擴大氣候變遷的效應。

     然而因這種汙染物同時會阻擋日光,導致氣候變遷惡化並使惡化情況遭到忽略。

     不過研究指出,褐雲帶來的眾多後果十分清楚,例如加速冰河融化,這對亞洲各地的水資源及農業生產都有長期的負面影響。

     這些汙染物也導致印度夏季季風減弱,並使中國南北地區的降雨型態轉變。

     報告說:「人類因在室內外接觸大氣褐雲污染物而致死的現象,也已引起嚴重關切。」

     聯合國環境計畫署估計,每年因接觸大氣褐雲汙染物而罹患心血管和呼吸道等疾病致死的人數,僅在中國和印度就多達三十四萬人。

聯合國:大氣褐雲是新的空氣污染威脅

  • 2008-11-14 【中央社】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今天公佈一份最新的報告顯示,全球部分地區正遭受嚴重的「大氣褐雲」污染影響,有十三個城市最為嚴重,它們大部分集中在亞洲,其中又以中國與印度各有三個城市,數目最多。

     這十三個城市是:中國北京、上海、深圳;印度的新德里、孟買、加爾各答;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孟加拉的達卡;泰國的曼谷;埃及的開羅;南韓的首爾;伊朗的德黑蘭;奈及利亞的拉哥斯。    

     根據環境規劃署的資料,這些城市面臨的污染威脅主要是空氣污染中的微粒飄浮在大氣中與雲交互作用後形成的大氣褐雲現象,對人體健康有害。

     聯合國指出,目前遭受大氣褐雲衝擊較大的區域,包括東亞、南亞中央平原、東南亞、南部非洲、南美的亞馬遜盆地。   

     大氣褐雲對氣候變化的影響非常複雜,它能使地表光線變得更暗淡(約達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五)或變得不穩定。

     報告還說,溫室效應、大氣褐雲、城市快速發展進程等,都是造成污染複雜趨勢的原因。      一九五零年到一九九零年之間,中國的日光強度顯示每十年下降達百分之三到四,這種趨勢在一九七零年之後更為明顯;印度在一九六零年到公元二千年,平均每十年日光強度下降約百分之二。    

     聯合國副秘書長、環境規劃署執行長史丹納說:「各方對於這項新危機所採取的措施,未曾清楚過」。他希望透過這份報告,讓各國正視大氣褐雲在環境監測中的重要地位。  報告指出,大氣褐雲對氣候變化也會有區域上的差異。以中國大陸而言,過去半世紀以來,華北、東北、西北及青藏高原的溫度,相對上升較高;東南部及華東中部出現降溫的趨勢。   

     大氣褐雲與全球暖化可能引發中國北部明顯乾旱,增加中南部發生洪水的可能性;這種情形也曾發生在東南亞。它們同時造成環境及經濟損失,估計約分別佔中國及印度國民生產毛額的百分之三點六與二點二。  

     報告還指出,大氣褐雲與全球暖化的綜合作用,被認為是導致過去五十年來喜馬拉雅冰川融冰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