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31日 星期六

融冰水域增 美加強巡邊

北方軍區指揮部(U. S. Northern Command)司令空軍中將芮諾特(Gene Renuart)說,由於北極冰帽融化、縮小,可通航的水域擴大,可能成為威脅美國安全的孔道,國防部認為必須加強監控,正密切留意這些水域。

他說,國防官員正與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和加拿大當局研商,以決定如何使用無人飛機偵察北方邊界而不致妨礙繁忙的民航航道。

過去一年半,軍方大部分的時間都把重點放在南方邊界,美國與墨西哥邊界行動明顯增加,包括派國民兵協助巡邏,加強訓練新增的邊界警衛。但是,芮諾特說,北方邊界乃至更北的偵防區日益擴大,軍方將增加北疆的活動,包括使用更多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期間研發的高科技偵從太平洋航向歐洲的船隻,利用西北航道可以節省時間和寶貴的能源。芮諾特說:「所有這一切都引起安全關切。」

【2008/05/13 世界日報】

2008年5月19日 星期一

高捷光害》商家店內做生意 要戴遮陽帽

高捷「美麗島站」的桁架帷幕玻璃,在陽光照射下,折射的強光會射入周遭店家,造成商家生意大受影響。
記者包喬晉/攝影
 
高捷「美麗島站」折射的強光「直搗」周遭店家,連店家的遮陽棚都擋不了。
記者包喬晉/攝影

美麗島站 帷幕玻璃惹的禍

「反射的強光,都可以照到我整個店面一樓內了!」高雄捷運紅、橘線交會的「美麗島站」,因站體入口建蓋帷幕玻璃造型的大型白色桁架,整體造型雖很漂亮,已成高市新地標,但帷幕玻璃在陽光照射下,折射的強光卻會射入附近商家店裡,幾個月下來,問題都未獲解決,成為鄰近商家嚴重的「光害」,生意大受影響。

受到「光害」的商家多有怨言,一名賣冷飲的李姓婦人說,折射到店內的光線很強,嚴重影響生意,有時在店內做生意還要戴遮陽帽,真的很離譜。

高捷公司:還在想辦法補救

造成光害的大型白色桁架,是高捷美麗島站出入口的公共藝術,在路口四個角落架設「貝殼狀」的玻璃帷幕,取名為「捷運之心•祈禱」,由於造成特殊,已成高市新地標,沒想到在高雄港都豔陽照射下,竟造成光害問題。

高捷公司公共事務處長黃一中今天表示,白色桁架玻璃隨陽光折射,主要多在上午10時至下午3時,部分陽光會折射入周遭商家店內。高捷曾研擬在桁架附近放置綠樹盆景,遮掩陽光折射入商家,但盆景高度不足,效果不佳;如設置大型看板阻擋,就會破壞「美麗島站」站體公共藝術整體造型景觀,只好再想其他辦法了。

他強調,高捷東西向的橘線工程已近完工階段,最快8月底可以通車營運,與已營運的南北向紅線,建構成十字型路網,美麗島站就位在這紅、橘線的交會處,有關減少帷幕玻璃折射陽光入商家的改善辦法,需等橘線工程勘驗作業完成再設法處理。

若用遮陽棚 店面等於遮蔽了

據受害商家表示,其中受害最深的高捷美麗島站北向左側角落一家冷飲店,折射陽光照耀深入店裡,賣冷飲的李姓婦人說,高捷曾協調要加大及降低她店前遮陽棚架以防堵折射陽光,但棚架加大及降低相對會讓店面變小,生意將雪上加霜,並不適宜。她認為,既然高捷答應等橘線工程通過勘驗後改善,她願靜待處理。

【2008/05/12 聯合晚報】

2008年5月14日 星期三

德農堆肥 飄海臭死英國

英國
【蔡佳慧╱綜合外電報導】「什麼鬼臭味啊?」英國東南部近來遭逢「天然有機」惡臭襲擊,民眾怨聲載道,作嘔連連。罪魁禍首指向德國農民,他們為種植牧草而大量噴灑堆肥,隨著強勁東風,「濃郁」氣味竟飄洋過海超過1000公里,不斷吹向英國。

 

「希望女王記得關窗」
前天上午從英國蘇福克到薩里郡,甚至女王夏宮溫莎堡所在的波克夏地方,空氣都瀰漫惡臭。波克夏鎮觀光官員說:「我早上出門時,臭得簡直教人受不了,不過我們還沒接獲抱怨。我想女王應該在家,我希望她記得把窗戶關上。」
這股臭味來源指向德國西北部牧場的堆肥,其氣味不斷隨風吹越北海直達英國,情況預計持續到周二。英國氣象局發言人說:「我們接獲不少電話,顯然這是有機臭味,鄉間居民都非常熟悉『有機』這個詞。」偵測空氣品質的專家再三確認,也證實空氣中並無異常污染源,顯然出自「天然」的臭味,初步判定對人體無害。
德國媒體報導,漢堡市臭味最嚴重,全市聞起來就像堆肥。一名牧場主人賈克斯說:「抱歉弄得這麼臭,我需要牧草才能餵養牛隻。」但駐倫敦的德國大使館卻沒人願意認帳,使館職員堅稱沒異味,就算有,法國「距離(英國)近得多」,嫌疑應該更大。

 

 
 

德國惡臭飄至英國示意圖
德國西北部牧場堆肥產生的臭氣,竟隨著強勁的東風,飄過北海及英吉利海峽,抵達英國東南部,這股強勁的東風預計將持續到周二為止。
資料來源:英國《每日郵報》

調查:日本光化學煙霧臭氧一半來自中國

 2008.04.24  中央社

     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人員表示,去年五月在日本多處發生光化學煙霧空氣污染,經過分析發現,造成這些煙霧成分當中的臭氧,約半數來自中國的越境污染。

     環境研究所的大氣研究室主任大原利真指出,去年五月八、九日兩天在日本大東京地區、九州等二十多個縣市發生光化學煙霧濃度高,使得各縣市政府對民眾發出注意警報。

     經過研究調查發現:這些光化學煙霧成分當中的臭氧,在九州地區,有百分之四十至四十五是來自中國;除了北日本之外,其它各地平均有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的臭氧是來自中國。

     大原表示,往年日本所發生的臭氧,有百分之十至二十是來自中國,但是去年五月八、九日,中國上海附近有高氣壓分佈,導致西風夾帶著污染物飄至日本的情況特別明顯。

     根據日本的大氣污染防治法,光化學煙霧濃度超過法定標準值120ppb(parts per billion,十億分之一)的話,各縣市政府都要發出注意警報。

     大原等研究小組人員是從能源消費汽車台數等計算出大氣污染物質的排出量,然後再考慮氣溫、風速、風向等氣象條件,計算出光化學高氧化物的濃度。

     環境研究所已開設官方網頁,預報日本周邊的大氣污染情況,呼籲日本民眾注意空氣品質。尤其是五月,大氣的氣壓分佈容易形成中國的大氣污染物質飄至日本。

     光化學煙霧起因於汽車工廠等所排出的氮氧化物、碳化氫等會造成空氣污染的物質,這些物質在太陽光照射之後,會引起光化學反應,形成光化學性高氧化物。若是大量形成的話,空氣中就會呈現籠罩著白色煙霧的狀態,因此稱為光化學煙霧。

2008年5月13日 星期二

以色列刮焚風引發數起山林火災

2008.04.15  中央社

     雖說才是四月份,以色列各地昨天都刮起焚風,讓原本還帶些涼意的地區在焚風下變得炎熱。而以色列消防單位昨天也分別在北部與東部地區出動撲滅山林火災。

     據以色列消防單位表示,在北部的戈蘭高地至少有兩起山林火災是因焚風而引起,消防人員在北部山區至少疏散了三百名健行的遊客。

     以色列網路新聞報導指出,在東部的Beit Shemech也有焚風引起的山林火災。

     昨天的焚風,連在海邊的特拉維夫都可能感覺到,當焚風吹過時,氣溫立即上升,一股熱風飄過。

百年來台灣夏季變長 耗電量增

中國時報 2008.04.21  李宗祐╱台北報導

     中央氣象局統計分析台灣百年氣候變化發現,均溫上升,四季也明顯變暖,尤其二月到四月的春季、十月到十一月的秋季,增溫幅度相對較高,出現夏季變長、冬季縮短的特殊現象。也使得民眾開冷氣時間延長,消耗更多能源

     明天是「世界地球日」,全球氣候變遷議題成為各地活動焦點。配合國科會最新一期《科學發展》月刊,氣象局製作「氣候變遷」專題,分析台灣地區自一九○一年至二○○六年的一○五年氣候變化。此次除了年際變化,特地增加分析每個月氣溫變化差異。

     均溫上升 達全球增溫率的二倍

     氣象局長期課長陳雲蘭分析,自廿世紀以來,台灣的均溫在百年間上升約攝氏一.四度,為全球平均增溫速率的二倍,且台灣氣溫變暖不僅表現在全年均溫的升高,一年四季都明顯變暖。

     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指出,這種變化將使民眾延長使用冷氣的時間,消耗更多電力和能源

     氣象局比較一九○一年到一九三○年,與一九七七年到二○○六年的均溫發現,一月到十二月都明顯變暖;再仔細比較每個月增溫幅度發現,有兩個時段氣溫上升幅度相對較高,分別是二月到四月的春季均溫上升一.二度到一.三度;十月到十一月的秋季均溫上升一.三度到一.四度。

     春秋轉暖 冬季天數少了一個月

     陳雲蘭指出,二月到四月是從冬季回溫的季節,十月到十一月是溫度下降,準備從夏季進入冬季,這兩個時序交替的季節出現特別明顯的升溫,代表氣候改變,使春季天氣提早脫離寒冷;而秋季停留在暖季的時間變長,讓人產生夏季增長的感覺。

     因此,冬季跟著縮短。依時序分,每年十二月到翌年二月是台灣的冬季,以全天均溫低於十八度為實際冬季的定義,過去百年的前三十年冬季大約從十二月下旬到二月中旬;最近三十年要等到一月以後,均溫才明顯下降到十八度以下,而二月上旬均溫就開始迅速回升,冬季最寒冷時間前後各縮短約十天。

     氣象局又分析最近十年觀測資料,冬季全天均溫低於十八度的時間,只剩下一月下旬到二月上旬,冬季的天數足足比廿世紀初縮短長達一個月。

日出前日落後 該涼卻變熱

中國時報 2008.04.21  李宗祐╱台北報導

     受氣候暖化影響,台灣地區不僅四季平均氣溫上升,連每天逐時平均氣溫也明顯增溫,日出前、日落後的氣溫更明顯變暖。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表示,夜晚或清晨氣溫該變涼卻沒變涼。

     氣象局長期課長陳雲蘭指出,台灣地區自一九六一年以來,每天早上八時前及晚上七點後,也就是太陽升起前與下山後,是一天中氣溫上升最明顯時段,晚上又甚於清晨。

     比較最近十年(一九九七年到二○○六年)與一九六○年代(一九六一年到一九七○年),夜晚和清晨均溫上升達一到二度。

     氣象局表示,這種現象並非台灣獨有,而是全球普遍的現象。氣象局研判,除了全球暖化,都市發展造成環境改變,增加夜間保溫效果是可能因素之一,也不排除與天空雲量增多有關。

     氣象局分析,晚上是地面熱輻射、熱氣返回天空的時候,雲量如果增多,就像罩上毯子,減緩地面散熱的速率。空氣品質惡化、懸浮微粒增多也可能抑制地面散熱速率。

     台灣百年氣候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每年出現攝氏卅五度以上高溫的天氣明顯增加。以台北為例,廿世紀前半葉每年出現卅五度以上高溫的天數不超過卅天;廿世紀下半世紀,有四、五十天的情形屢見不鮮。

     相反的,每年攝氏十度以下低溫寒流天數,過去百年有減少現象。廿世紀前期,每年寒流大約十到廿天,甚至有超過卅天的紀錄。最近十幾年都在十天以下,還出現一天的案例;二○○五年回升到十七天,算是近幾年相當罕見的情形。

研究發現 強烈聖嬰年 全球稻價至少漲10%

中國時報 2008.04.18  李宗祐╱台北報導

     聖嬰現象造成的氣候異常威脅全球糧食供應!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陳吉仲接受國科會補助研究發現,碰到強烈聖嬰年,氣候異常,導致稻米耕作面業和產量減少,全球稻平均米價格至少上漲一○%以上。

     陳吉仲表示,聖嬰現象最明顯的影響是造成全球各地降雨異常,並在某些地區引發乾旱,例如澳洲、印度、印尼、巴西、南非及中美洲美國部分地區等。但也會在某些地區造成水災,如祕魯、智利、肯亞、索馬利亞、加州美國東南各州和中國南部皆曾在聖嬰年發生水災。

     乾旱和水災也導致全球稻米耕作面積和產量受到衝擊、減少,尤其是強烈聖嬰年更明顯。陳吉仲指出,自一九六一年以後,分別在一九六五/六七年、一九七二/七三年、一九七七/七八年、一九八二/八三年和一九九七/九八年,發生過五次強烈聖嬰現象。他追溯分析這五次強烈聖嬰年後的全球稻米價格波動情形發現,至少上漲一○%,最高曾上漲一六%。

     在全球氣候變遷加劇的情形下,陳吉仲憂心強烈聖嬰會愈來愈頻繁,全球糧食短缺也會愈來愈嚴重,稻米價格波動跟著越劇烈。陳吉仲強調,如果可及早預測強烈聖嬰的發生,各國就可提前儲存糧食,做好因應。因此,準確預測聖嬰現象的發生,對糧食短缺更顯重要。

     但台灣地區受到聖嬰現象的影響卻不明顯,僅有春雨偏多的特殊現象。

     對此,陳吉仲指出,一九九七/九八年強烈聖嬰年發生時,因冬季降雨偏少,台灣省水利會原本打算在一九九八年一月宣布一期稻作休耕,但中央氣象局認為,強烈聖嬰將為台灣地區帶來可觀的春雨,建議不用休耕。果然,接下來發生豪大雨,證明不休耕是對的,讓省政府節省約二億七千萬元休耕補助費。

2008年5月11日 星期日

雨港下雨天數減少 雨量未減

中國時報 2008.04.24  張謙俊╱基隆報導

     有雨港之稱的基隆,市民感覺近年雨量減少了,但根據中央氣象局基隆測候站統計,基隆雨量並未明顯減少,只是下雨日減少而已。

     基隆測候站主任方屏生指出,根據1950至2005年的年平均雨量為3694.7毫米,近年來,年雨量並未減少,而且有偏高趨勢,以2000年雨量達5404毫米,2004年3886毫米、2005年為4240毫米,不過,2003年則只有2155.4毫米。

     據中央氣象局統計,去年基隆降雨量為4063.7毫米,也高過年平均值,而今年一至四月統計,一月降雨量474.2毫米、二月466.1毫米、三月150.5毫米,四月截至昨天也有178.7毫米,今年春節前後基隆連續下了32天的雨,不少基隆人再度感受「雨港」威名。

     方屏生表示,其實基隆市一年四季都有雨,只是東北季風時雨量特別多,夏季雨量較少,颱風季才會挾帶雨量。

     至於市民感受到基隆雨量減少了,方屏生表示,主要因下雨日減少。依統計,由1950年至2005年統計,基隆一年平均下雨日為203.9天,以2000年至2005年統計,年下雨日分別為208、204、161、150、169、195天,近年已低於年平均下雨日,民眾才有基隆下雨減少的「錯覺」。

2008年5月10日 星期六

浪打蚵上岸 民眾撿便宜

受颱風外圍環流影響,鹿耳門溪大批養殖牡蠣被海浪打上岸,民眾忙著撿拾。
記者鄭光隆╱攝影

受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鹿耳溪口海面掀浪,專業牡蠣養殖區的蚵架被浪打上岸,海邊盡是蚵殼,蚵民損失不小,不少民眾到海邊撿拾牡蠣。

浣熊颱風雖未侵台,但受到外圍環流影響,鹿耳門溪口附近淺海區連日來浪頭不小,牡蠣專業養殖區不少蚵架被海浪打上岸,蚵民因浪大不能出海搶救,看著養殖半年的牡蠣化為烏有,望海興歎,欲哭無淚。

李姓蚵民說,目前正值牡蠣採收期,牡蠣專業養殖區近萬的蚵架遭海浪連續3天無情侵襲,沒被沖走的蚵架,隨著海浪沖擊上下震動,使蚵架下的蚵條都被打散,損失難以估計。

有不少民眾到鹿耳門溪口海邊撿拾牡蠣,有的甚至全家總動員,有人還在機車加掛拖車裝牡蠣,有人則乾脆開貨車來裝,人人都有收穫,一個下午至少就能撿滿3大簍,但大量的蚵殼在海邊,隨著日照發臭,恐帶來汙染。

林姓居民說,生蚵目前每台斤價格約110元,一簍可賣1000元,撿了3簍就賺了3000元,貼補家用不無小補,但這些被沖上岸的牡蠣,含沙量多,至少要泡水兩三天吐沙後才能煮食。

李姓蚵民說,每一個蚵架掛約500支蚵條,成本約5萬元,兩個蚵架以繩索連結綁在一起,因此只要一個蚵架受損,另一蚵架也連帶遭殃。這次颱風外圍環流帶來的海浪,讓鹿耳門溪口的養蚵人家普遍受災,損失不小。

【2008/04/22 聯合報】

新疆風雪災害造成五百萬人受災

 2008.04.22  中央社

     中國新疆最近發生大風、沙塵、低溫、雨雪、冰凍等一連串災害,造成五百多萬人受災,農林牧業直接經濟損失人民幣五十億元。

     中新社報導,從四月十四日起,新疆北疆各地及南疆部分地區交替發生大風、沙塵、低溫、雨雪、冰凍等災害。

     氣象部門表示,這場強天氣過程為近五年來少見,由於正值春季農業生產重要時期,各地棉花、番茄、玉米、甜菜、瓜菜普遍受災,一批溫室大棚受損,已經開花的食用杏、李樹、桃樹等凍害較嚴重;部分牲畜受凍死亡。

     根據新疆自治區政府提供的數據,此次災害,農作物受災面積佔已播種面積近七成,直接經濟損失逾十八億元;受災牲畜三百多萬頭,死亡牲畜十多萬頭,倒塌牲畜棚圈一千多座,直接經濟損失約六億多元;受災林果六百多萬畝,直接經濟損失二十五億多元。

     目前,新疆民政部門展開災民救助工作,盡快將救災款物送到災民手中。有關部門也加大對農貿市場的監管力度,嚴厲打擊哄抬價格、製售假冒偽劣農業生產資料等違法經營行為

中國北方遭五年來最嚴重旱情 糧產受影響

 2008.04.14  中央社

     中國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最新統計顯示,截至四月十日,中國耕地受旱面積達到兩億五千九百萬畝,北部地區遭受五年來最大旱情,對糧食生產構成嚴重威脅。

     「新京報」報導,今年一月至三月上旬,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累計降雨量不足十公厘,其中東北大部、華北中北部地區累計平均降雨量是一九五一年以來同期最少。

     受此影響,北方大部分地區旱情持續發展東北、華北地區春播缺水,土地乾裂,小麥發育情形不佳,北方地區的旱情是近五年來最嚴重的旱情。

     由於北方地區尤其是東北地區是中國最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因此嚴重的旱情對今年中國的糧食生產構成很大威脅。

2008年5月9日 星期五

全球暖化 四川大熊貓未來將向西向北遷徙

 2008.05.08  中央社

     據一份最新研究顯示,未來十到三十年,棲息在中國四川省橫斷山脈東部、邛崍山脈南段的大熊貓(貓熊)將會向西向北遷徙,以適應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氣候生態環境變化。

     四川省氣候中心完成的「氣候變化對四川大熊貓棲息地的影響及區劃研究」近日獲得世界自然基金會驗收。

     四川日報報導,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氣象災害日益加劇,四川大熊貓棲息地氣候環境狀況受到高度關注。二零零七年七月,受世界自然基金委託,四川省氣候中心研究員馬振峰率領組建科研組,歷時近一年,研究了全球變暖背景下四川大熊貓棲息地氣候環境變化趨勢

     科研組收集整理了四川大熊貓棲息地附近三十四個氣象站所有的歷史觀測資料,對氣溫、降水、相對濕度、日照時數等氣象因子進行了分析

     研究發現,近五十年,大熊貓棲息地年平均氣溫呈上升趨勢,一九九零年以來氣溫增暖的態勢加速,冬、秋兩季尤為顯著;除涼山山系和小相嶺外,年降水量呈減少趨勢,夏、秋兩季降水量明顯減少;日照時數和平均相對濕度亦呈減少趨勢。乾暖成為大熊貓棲息地氣候變化的總體趨勢。

     調查指出,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四川大熊貓棲息地氣候適宜區、次適宜區將由東南向西北發展;最南端的大小相嶺和涼山山系大熊貓氣候適宜區將逐步減小,山勢陡峭、海拔較高的邛崍山系則會顯著增加。

     四川大熊貓世界自然遺產棲息地位於青藏高原東緣、橫斷山系東部、邛崍山脈南段,這裡生活著占世界三分之一的野生大熊貓種群。

研究:遏制工業污染反倒使亞馬遜乾旱更惡化

2008.05.08  中央社

     今天公佈的英國研究有諷刺性的發現,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可能反倒傷害亞馬遜雨林區這個世界天然寶藏、全球暖化的重要屏障。

     研究作者發現,燃煤發電廠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與北大西洋溫度上升間有強烈關聯。北大西洋水溫上升,被歸咎為二零零五年亞馬遜雨林西部乾旱的原因。

     英國艾克斯特大學教授柯克斯與同僚,建立一個電腦模型來模擬懸浮微粒對亞馬遜雨林的衝擊。懸浮微粒與二氧化硫一樣,都是由燃燒化石燃料的發電廠排放。

     懸浮微粒雖然是不好的污染物,但由於它們將陽光反射回大氣,而非讓地球表面溫度上升,因此能間接緩解全球暖化問題。

     根據柯克斯的模型,一九七零與一九八零年代,高度工業化的北半球上空的高濃度懸浮微粒,能緩解全球暖化對北大西洋表層海水的影響,這讓亞馬遜雨林區雨量增加。

     但更嚴格地限制發電廠的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懸浮微粒值,導致這些大西洋海水溫度上升,改變了降雨模式,造成二零零五年的旱災。

     這份研究預測二十一世紀的情況,估計在二零二五年之前前,與二零零五年規模相同的旱災,可能會每隔一年發生一次。

     這份刊登於英國「自然」期刊的研究說,在二零六零年之前,森林每十年會有九年缺雨。

智利沙依頓火山爆發後效應將擴及阿根廷

2008.05.08  中央社

     智利南部沙依頓火山爆發後所產生巨大的火山灰雲,今天擴散在南美洲形成橫跨條狀帶,引發居民健康可能因此受到影響的憂慮。

     巨大火山灰雲移動速度緩慢,預料很沒多久將抵達有八百萬人口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及其附近地區;衛生官員警告,吸入懸浮火山灰分子,將嚴重危害健康

     沙依頓火山位於智利首都聖地牙哥南方一千三百公里,接近智利與阿根廷邊界,昨天它的噴發活動劇烈,將附近地區覆滿了熔岩和火山灰,數以千計的沙依頓鎮居民逃離家園。

     阿根廷氣象局發言人表示:「現在一切要看未來幾小時內的風向」,他指出,預報員相當確定,將有更多阿根廷城鎮的天空因為火山爆發後效應的影響而暗下來。

     智利國家緊急應變辦公室表示,火山周圍半徑三十公里內的人都已完全撤離。

     最靠近火山的小鎮沙依頓有四千居民,昨天已全部撤離,小鎮內街道已覆蓋上厚厚的一層火山灰,現在只有少數緊急應變人員和新聞記者留下來。

     沙依頓鎮裡許多公司行號在南方兩百公里的蒙特港重新開張,居民也暫時住進這裡的收容所。

     國家緊急應變辦公室主任羅哈斯告訴「法新社」,高達三十公里濃密火山灰雲幾天以來朝東南方向移動,經過一晚後,今天轉向東北方移動。

     羅哈斯說,預料這些火山灰將覆蓋智利的帕雷納鎮和位於沙伊頓東北方的阿根廷滑雪勝地巴瑞洛契。

     阿根廷航空、Austral航空、以及智利航空等三家主要航空公司,都取消了飛越這個空域的班機,布宜諾斯艾利斯北部紐伯瑞機場一名民航官員表示:「機場都還開放,但航空公司取消航班,因為火山灰被吸入噴射發動機渦輪裡,會造成機體損害」。

     從天氣預報看來,明天班機可能還是不會飛。

2008年5月8日 星期四

大陸汞汙染 隨冷氣團南下襲台

中國時報 2008.05.07 
林倖妃╱台北報導

     環保署監測發現,每逢秋末冬初冷氣團從中國大陸南下,台灣空氣中的氣態元素「汞」就逐漸飆升,沙塵來襲期間,汞汙染更超過平常五倍。學者強調,從氣流軌跡分析,證實是中國華中地區大量燃煤的汙染跨國傳輸影響台灣

     環保署監資處副處長王俊淵表示,秋末冬初冷氣團開始從中國大陸南下,台灣空氣中的汞濃度就飆高,最高可到二.四二奈克,約為夏季背景值的二倍之多。最高值出現在去年十二月廿九日,當天沙塵暴來襲,大氣汞濃度高達五.四奈克,足足超過平均值五倍之多。

     根據最近一年來監測資料,九十五年九月和十月測得大氣汞濃度都達到二.一六和二.四三奈克;春天是另一波高峰,去年二月和三月都衝破二奈克。

     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許桂榮表示,夏季氣團來源屬海洋性季風,因海洋較少人為汙染,六、七月時的空氣最乾淨。八月開始受到華北一路南下的東北季風影響,夾帶大量燃煤汙染物,大氣汞也傳輸到台灣上空。

     許桂榮說,大氣汞排放量以亞洲占全球的五四%最多,又以中國的二八%稱霸亞洲。春天三、四月左右,風向轉從自中南半島而來,當地正逢大量燃燒樹木或稻草等生質煤季節,排放的汞飄向台灣,也製造另一波汞汙染高峰。

     桂榮表示,大氣汞對人體的影響仍需進一步研究,但大氣汞會產生沉降作用,造成植物吸收、沉積在土壤中。但最嚴重的是,汞具持久性和生物累積性,一旦沉降水域,會經微生物轉化成劇毒的甲基汞,可能因而囤積在魚體內。

     許桂榮說,中國是全球大氣汞排放量最高的國家,傳輸必然影響台灣及太平洋海域,國內需更大規模的後續調查。

赴德國取經 蘇煥智盼南縣建太陽能電廠

2008.05.07 
中央社

     台南縣長蘇煥智於五月一日率團前往德國考察太陽能光電設施,並參觀環保技術設備博覽會,發現在太陽光及風力等自然條件不比台南縣充足的地方,除了風力發電普及之外,一般民宅房舍屋頂設置太陽能板發電設施也很普遍,希望將相關經驗帶回台南縣,甚至未來能設置太陽能電廠。

     蘇煥智率領的考察團在德國時間五月二日上午飛抵法蘭克福(Frankfurt),隨即前往法蘭克福東南方的烏茲堡(Wuerzburg)參訪。蘇煥智發現,在途中經過許多小城鎮聚落,除了風力發電普及外,房舍利用屋頂作為太陽光電板發電設施也相當常見。

     台南縣政府指出,烏茲堡附近共有十多座的大型太陽能發電廠,本次參訪團考察其中二座,發現太陽能發電廠完全感覺不出傳統電廠的吵雜與污染,且由於相關電力管線系統埋設於地下,地面一片綠草如茵,還能利用成為牧羊的場所。

     縣府指出,蘇煥智認為德國的太陽能系統之所以普遍,在於以再生能源法提供足夠的經濟誘因,讓一般民眾願意在自家屋頂裝設太陽能光電板;各類型的綠能基金及銀行願意投資大型太陽能電廠。而台南縣比起德國有更充足的日照,希望未來機會在台南縣設置太陽能發電廠。

全球暖化熱帶昆蟲恐絕跡 惡化糧食危機

中國時報 2008.05.07 
鍾玉玨╱綜合六日外電報導

▲螳螂這種捕食性昆蟲,族群若銳減,以其為天敵的別種昆蟲將大為滋生,影響生態平衡。(美聯社)

     美國華盛頓大學最新研究指出,熱帶昆蟲若無法適應全球暖化所造成的環境變化,數量可能銳減,最快可能在本世紀結束之前絕種。反之,生活在較高緯度的寒帶昆蟲或溫帶昆蟲數量可能暴增。

     華大生物系助理教授涂斯貝利主持的研究指出,熱帶昆蟲受氣溫變化的影響高於其他地區昆蟲,若無法順利進化,適應外在環境變化,恐有絕跡之虞。該研究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刊》。

     昆蟲數量銳減,將影響農作物授粉,讓食物供應出現問題,進一步惡化糧食危機

     研究員選了38種昆蟲,研究1950至2000年氣溫變化對他們的影響。昆蟲、青蛙、蜥蜴、烏龜等冷血動物的體溫會隨外在環境變化而變化,不像恆溫(溫血)動物,可以藉由長毛或掉毛等方式調節體溫,讓體溫保持恆定。所以昆蟲等冷血動物為了求生,必須在熱天時,躲到陰暗處納涼,或是在天氣變冷時,出來曬曬太陽。

     研究員表示,到了2100年,熱帶地區的溫度若如預期升高攝氏5.4度,這類昆蟲可能發生適應不良現象。

     涂克斯貝利說,熱帶地區許多物種已生活在最適溫度或逼近最適溫度的環境,一旦溫度超過最適溫度,物種的適能程度與繁殖能力會快速衰減。

     他接著說,暖化固然會影響熱帶昆蟲的存續,但真正攸關昆蟲存續的原因是昆蟲適應環境的能力。

     涂斯貝利說,一些昆蟲適應力若強,可以移居到山上或較高緯度地區繼續生活,或靠著不斷進化,應付不斷升溫的環境;但有些昆蟲可能只有滅絕一途。

天候不佳 美國玉米恐嚴重歉收

工商時報2008.05.07
【何信彰╱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官員擔憂,天候不佳可能造成今年玉米嚴重歉收,此一情況可能會進一步推升糧食與能源價格。

     根據美國農民呈報數字顯示,因為投入成本提高加上其他作物獲利較佳,今年有意栽種玉米的面積僅8,600萬英畝,較去年下降8%。官員警告說,種植玉米的各州在今春大多寒冷多雨,將使栽種面積進一步下降。

     美國農業部首席經濟學家葛勞伯上周至國會指出,今、明兩年的玉米價格將再度走揚。他表示:「溼涼的天氣減緩了種植的進度,也可能減少今年玉米的栽種。」他並提到用以生產乙醇的比例可能占玉米收成的24%。

     一位前政府官員表示,4月底前僅栽種了14%的玉米,與往年的3分之1有落差,「潮溼的天氣可能在5月初就開始影響玉米的產量,除非未來幾周天氣好轉,否則農民將棄玉米而轉種大豆。」

     美國國會和白宮方面正就「農地法」草案進行討論,將為未來五年的農業政策定調,當中將乙醇補貼從每加侖51美分小幅降至45美分,並針對乙醇課徵每加侖54美分的進口關稅,以保護國內乙醇業者,並將巴西生產平價乙醇擋在門外。

     愈來愈多的國會山莊議員質疑乙醇補貼制度,其中不乏來自生產玉米的各州。來自伊利諾州、同時也是民主黨黨魁的參議員德賓表示:「我最初支持乙醇補貼,現在仍深信不疑,不過必須正視這個問題;目前造成了何種衝擊?我們必須做哪些改變?」

緬甸風災 國際米價吹漲風

 

 

 

風災過後,緬甸滿目瘡痍,連根拔起的大樹七零八落的散在仰光街頭。
歐新社

熱帶氣旋納吉斯肆虐緬甸,不僅死傷慘重,更重創主要稻米種植區,使國際米價在供應將減少下更添漲價壓力,更令人憂心的是緬甸政府將無法滿足人民餵飽肚皮的需求。

緬甸盛產稻米的伊洛瓦底三角洲地區是重災區,風暴引發洪水氾濫,大量鹽水流入稻田,通常在4到6月間收成的第二期稻作恐怕不保。世界糧食計畫署指出,假如緬甸對國內外供應稻米的流程受阻,將帶來災難性影響。

目前全球米的庫存僅為2001年最高峰時的一半,東南亞主要產米國限制出口,亞洲米價今年以來不斷飆高,任何一國減少出口,對仍有數百萬人處於貧窮線下的國家都是雪上加霜。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米價過去一年上漲達93%,4月24日創下每百磅25.07美元的天價,之後稍見回落。受緬甸風災刺激,6 日上漲約1.1%,升至每百磅21.225美元。

聯合國糧農組織上個月表示,今年國際米糧交易量將達2990 萬噸,緬甸政府原本計畫今年把稻米出口量由以往的10萬噸增至60萬噸,糧農組織原本寄望緬甸的出口能發揮平抑米價的效果。

糧食計畫署發言人李斯利指,在越南和印度等產米國限制出口下,今年只有緬甸承諾向斯里蘭卡和孟加拉輸出米糧。但緬甸官員已表示,預定5月出口到斯里蘭卡的5萬噸米可能必須延後交貨。

緬甸政府宣布五個地勢低漥的省份進入緊急狀態,大部分是稻米產區,目前雖然尚無法估計稻米收成的實際損失,但緬甸米存量恐怕連國內需求都未必能滿足,農業官員也擔心6 月應該播種的下一期水稻也可能受影響。另外,由於倉儲設備落後,緬甸的稻米庫存也可能受到水害,而造成區域性缺糧,恐怕必須仰賴泰國和越南進口。李斯里說,緬甸至少在未來半年內需要糧食援助。

風災過後,仰光市糧價暴漲,雞蛋由50緬元漲到200至250 緬元,豬肉也漲了一倍,如果做為主食的米再不足,災民苦境無以復加。世界糧食計畫目前在仰光有930噸庫存,希望產米國伸出援手。

【2008/05/07 聯合晚報】
 
緬甸 全球第七大產米國

緬甸曾是產米大國,1948年獨立前,緬甸是全球最大出口國。根據國際水稻研究所 (IRRI)數據,目前緬甸仍是全球第七大產米國,在東南亞次於泰國越南。

緬甸主要稻米種植區位於伊洛瓦底三角洲,過去出口量並不大,2004年出口量僅11萬噸,但IRRI專家認為,緬甸近年改良灌溉方法及使用化肥,有望重返出口大國之列,近來在國際米價暴漲、產米國限制出口下,緬甸成為其他國家購米的對象。據美國農業部早先估計,緬甸今年稻米產量可由去年的1060萬噸增至1130萬噸。

【2008/05/07 聯合晚報】

缺糧缺水 3百萬人無家歸

defaultimg
緬甸風災
CNN
緬甸遭到熱帶氣旋摧殘,數百萬流離失所的災民面對疾病、缺糧缺水的困境,國際救援行動雖然已經開展,但重災區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仍然與世隔絕。國際社會呼籲緬甸軍政府放寬入境限制,讓救災人員前往救災。

據官方統計數字,熱帶氣旋納吉斯造成的死亡人數已達到2 萬2500人、失蹤4萬1000人,這個數字預料會繼續增加。另有300萬人無家可歸,這是自1991年孟加拉風暴以來最嚴重的風災,也是南亞海嘯後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天災。

衛星照片顯示,緬甸西南部大片地區浸泡在水中,救援機構非常擔心災區斷電、缺糧、缺淨水,加上屍體腐壞和天氣濕熱等因素,可能爆發由蚊蟲傳播的瘧疾、登革熱,以及霍亂、慢性腹瀉等疫症。

納吉斯挾時速高達190公里的強風上周末日登陸緬甸,儘管印度在48小時前即提醒緬甸政府,但政府並沒有做好防災工作,災後反應的遲緩也備批評。電視畫面顯示,有緬甸米倉之稱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觸目盡是倒在路上的大樹和東倒西歪的房屋,佛教和尚和天主教修女、軍隊都加入清理工作。

來自泰國的第一批外國救援物資已抵仰光,聯合國糧食計畫署昨天下午也在仰光展開賑糧行動,但許多救援機構仍在等待入境簽證,加上救災設備缺乏,賑救行動十分緩慢。

美國雖然在2003年對緬甸實施禁運,但已放寬援助限制,把援助金額由原先承諾的25萬美元增至300萬美元,英國已承諾援助1000萬美元、歐盟250萬美元,但法國外長批評緬甸政府對救援行動諸多限制,在聯合國要求開放援助人員入境時,軍政府竟回答:「把錢給我們,我們會自行分配。」

★了解有關緬旬的最新情況,請瀏覽CNN國際新聞網:http://www.cnn.com/myanmar

【2008/05/08 聯合晚報】

挪威 航向外海風力發電

【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路透挪威五日電】

挪威外海四處可見油田和天然氣鑽井台,但和波音747客機差不多的大型發電機可能很快會在北海沿岸轟隆作響,變成挪威的代表性景觀之一。

挪威政府急於改變長久以來的油污形象,為挪威披上綠能外衣,考慮要提供獎勵並核發外海發電區執照,利用海域探鑿技術,協助業者在深海風力發電領域爭取主導地位。

奧斯陸當局即將批准挪威國家石油公司(StatoilHydro)明年起在北海深海油田區實驗浮動發電計畫,那裡的海床過軟,無法固定發電機,該公司將採用新開發的錨定法,在最深達700公尺的海床上,架設高出海面80公尺、直徑107公尺的渦輪發電機。屆時德國西門子公司風力發電部門也將參與測試。

這項計畫將在北海小島奧希若附近進行,奧希若市長尼爾森說:「如果你喜歡風,這兒是全挪威最棒的地方,去年只有一天沒有風。」

因為海風威力較陸上強而穩定,又不必擔心噪音擾人,可以裝上效率更高、威力強兩倍的發電機。挪威擁有歐洲第二長的海岸線,僅次於希臘,風力能源無可限量。

相較於今年全世界風力發電產能為1億瓩,總部在布魯塞爾的全球風力能源委員會預估2012年以前可達2.4億瓩,其中外海發電比例將逐漸增加。

目前全球98%的風力發電來自陸上設備,不過隨著新科技問世及電廠撤離人口稠密區,外海發電市場大有可為,估計包括美、加、西、葡、英、日等國,都是未來的潛在市場。

如果浮動風力發電測試成功,最快10年內就會陸續增設,為沿海城市提供補充電力。但分析師認為,離岸維修費用可能推升成本。

挪威政府目前對此類風力發電計畫提供補助,但業者希望增加投資獎勵措施或訂定固定收購價格,並允許連結到現有供電系統。

【2008/05/06 經濟日報】

暖化?熱帶氣旋威力加倍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法新社巴黎6日電】 2008.05.07 02:24 am

3年前,卡翠納颶風重創美國墨西哥灣沿海地區,超級氣旋戈努去年肆虐阿拉伯半島,熱帶氣旋納吉斯日前侵襲緬甸,登陸前威力倍增。

這些氣候現象是否彼此有關?這些一個比一個強大的風暴是否肇因於全球暖化?氣象專家對這些問題見解不同。不過他們表示,世人不宜將單一的氣候事件歸因於氣候變遷,因為氣候變遷是長達數十年或數世紀長期氣候形態的一環。

倫敦大學學院災害研究中心的里亞表示:「不可能論斷。」法國研究員崔特則表示:「唯有長期累積觀察結果後,才能據以研判,單一的極端氣候事件是否是更廣泛趨勢的一環。」

部分專家認為,鐵證已經足以指向一種可能的趨勢:全球暖化導致洋面溫度升高,致暴風雨的威力越來越強大。

麻省理工學院的氣象學教授艾瑪紐認為,1950年代至今,熱帶氣旋的威力約已增加一倍,增幅多集中於過去30年間,反映人為全球暖化效應加劇的趨勢。1990年代中期,全球平均氣溫開始屢創新高,這種趨勢更是加速形成。

何謂氣旋?

大西洋的熱帶暴風又名颶風(hurricane),太平洋的暴風稱為颱風(typhoon),形成於印度洋者名為氣旋(cyclone)。它們的基本成因相同:洋面溫度升高到至少攝氏26度或27度後,產生熱氣與濕氣。另一個因素是垂直風切。

熱帶氣旋重創 緬甸逾6萬罹難

熱帶氣旋納吉斯重創緬甸,目前確定的死亡人數累計將近2萬2,500人,4萬1,000人失蹤,並有100多萬人流離失所。獲准進入緬甸進行援救的「拯救兒童」組織估計,這次風災罹難人數將達5萬人,甚至更多。

緬甸軍事執政團雖接受外界提供的糧食與其他緊急救援物資,卻規定外國政府必須將物資交給緬甸當局發放,且外國救援人員必須申請簽證才能入境,引發美國和歐盟抨擊。美國、歐盟和法國都呼籲緬甸立即開放救援人員入境,美國總統布希並表示可立即派遣三艘在泰國外海的軍艦協助救災。

風災後外人很難進入形同鎖國的緬甸與重創最重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世界展望會是少數獲准派員前往緬甸的國際機構之一;世展會顧問吉明表示,災區稻田遍布屍體,許多倖存者無家可歸,而且缺少食物及飲用水。他說:「志工在空中就能看到許多屍體,即使他們搭乘直升機在空中察看,仍然受到強烈震撼。」

緬甸西南部大片地區遭氣旋蹂躪,受影響人數多達2,400萬人,約占緬甸總人口之半。吉明將這場天災與2004年橫越印度洋並奪走22萬條寶貴生命的南亞大海嘯相提並論。他表示:「這場天災的衝擊可能更甚於南亞大海嘯,因為災區交通不便,可以派上用場的物資有限。目擊者指出,成千上萬災民缺少食物及飲用水,部分地區的災民無法獲得安置。在氣溫越來越高的情況下,災民非常絕望。」

東南亞國協秘書長蘇林表示,這次風災如此慘重,部分原因是紅樹林遭到摧毀。他說,紅樹林可充當海洋與陸地之間的緩衝,但人口增加導致「紅樹林被鯨吞蠶食,而紅樹林一向可充當居住區與潮汐、大浪和風暴間的緩衝帶」。

此外,印度氣象局表示,氣旋登陸前48小時,他們就通知緬甸小心防範。美國第一夫人蘿拉•布希在白宮說,「雖然他們知道這個威脅,緬甸國營媒體卻沒有及時將氣旋路徑警告國民」,導致民眾沒有預先防災而傷亡慘重。

緬甸的公衛體系極為落後。聯合國與國際紅十字會認為,未得安置與缺少安全飲用水的災民可能多達數十萬人,逾100萬人無家可歸,災區可能出現痢疾、霍亂和瘧疾等傳染疫情。

【2008/05/07 聯合報】

2008年5月7日 星期三

德研究╱墨西哥灣流減弱 未來10年暖化可望減緩

20080502自由時報

〔編譯鄭寺音╱綜合一日外電報導〕「自然」期刊一日刊登的德國研究指出,大自然的氣候改變,可能在未來十年間暫時抵銷人類造成的全球暖化,讓海洋氣溫保持平穩,至少在二○一五年前甚至會暫時降低海洋溫度,不過長遠來看,地球終究還是會升溫。

德國萊布尼茲海洋科學研究中心的氣候科學家,根據他們認為即將發生的墨西哥灣流變化,做出上述預測。

他們認為,未來十年間,攜帶溫暖海水北上的墨西哥灣流將依循過去的規律暫時減弱,至少在二○一五年前,會稍微降低北大西洋、北美洲、歐洲的溫度,熱帶太平洋地區的氣溫也會因此維持穩定。

去年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公布的數據顯示,二一○○年前,全球平均地表氣溫,可能比一九八○到一九九九年間上升攝氏一點一度到六點四度,未來二十年間,全球氣溫每十年可能上升約攝氏零點二度。

但IPCC所使用的電腦計算模型,並沒有考慮到如洋流模式與海洋表面溫度等自然現象,而是根據大氣層中的碳氣體濃度、即「溫室氣體效應」推估而成。

研究作者表示,他們並非駁斥IPCC的數據,「只是想釐清事情,我們不是說人為的氣候變遷不如過去認為的嚴重,而是想說,除了暖化趨勢之外,還有可能在未來數年間,導致氣溫上升幅度低於目前預測的波動」。萊布尼茲海洋科學研究中心的科學家金里塞德說,他們的預測是到二○一五年前不會出現暖化,但之後隨著墨西哥灣流的再次變化,而會使暖化加速。

這個資訊對希望對抗氣候變遷的決策者彌足珍貴,但英國研究氣候變遷的哈德雷中心科學家伍德,對研究把焦點放在墨西哥灣流提出質疑,他說,墨西哥灣流並非僅受氣候左右,鹽分也有關係,進入北大西洋的鹽水,受到格陵蘭冰河與西伯利亞永凍土的融水影響,而使鹽分降低,一些研究認為,這種情況已減緩墨西哥灣的洋流輸送帶流量。

挪威 航向外海風力發電

挪威外海四處可見油田和天然氣鑽井台,但和波音747客機差不多的大型發電機可能很快會在北海沿岸轟隆作響,變成挪威的代表性景觀之一。

挪威政府急於改變長久以來的油污形象,為挪威披上綠能外衣,考慮要提供獎勵並核發外海發電區執照,利用海域探鑿技術,協助業者在深海風力發電領域爭取主導地位。

奧斯陸當局即將批准挪威國家石油公司(StatoilHydro)明年起在北海深海油田區實驗浮動發電計畫,那裡的海床過軟,無法固定發電機,該公司將採用新開發的錨定法,在最深達700公尺的海床上,架設高出海面80公尺、直徑107公尺的渦輪發電機。屆時德國西門子公司風力發電部門也將參與測試。

這項計畫將在北海小島奧希若附近進行,奧希若市長尼爾森說:「如果你喜歡風,這兒是全挪威最棒的地方,去年只有一天沒有風。」

因為海風威力較陸上強而穩定,又不必擔心噪音擾人,可以裝上效率更高、威力強兩倍的發電機。挪威擁有歐洲第二長的海岸線,僅次於希臘,風力能源無可限量。

相較於今年全世界風力發電產能為1億瓩,總部在布魯塞爾的全球風力能源委員會預估2012年以前可達2.4億瓩,其中外海發電比例將逐漸增加。

目前全球98%的風力發電來自陸上設備,不過隨著新科技問世及電廠撤離人口稠密區,外海發電市場大有可為,估計包括美、加、西、葡、英、日等國,都是未來的潛在市場。

如果浮動風力發電測試成功,最快10年內就會陸續增設,為沿海城市提供補充電力。但分析師認為,離岸維修費用可能推升成本。

挪威政府目前對此類風力發電計畫提供補助,但業者希望增加投資獎勵措施或訂定固定收購價格,並允許連結到現有供電系統。

【2008/05/06 經濟日報】

大旱缺電 銅價飆新高

大旱之後的智利面臨限電危機,南非、中國大陸等國也紛紛實施限電,加深冶金業供應短缺疑慮,進一步推升黃金、銅、鋁、鈷、白金等金屬價格。紐約銅期貨價五日早盤狂漲逾百分之十一,衝上歷史新高。

世界最大產銅國智利遭逢五十年來最嚴重旱災,水力發電減少,又碰到發電用天然氣供應不足,以及Codel-co公司因工人罷工關閉第二大礦場,刺激銅價創新高。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銅七月期貨五日早盤暴漲百分之十一點五,成為每磅四點二六○五美元,超越二○○六年五月寫下的四點一六美元先前最高紀錄。分析師指出,中國全力鋪設輸配電網路,銅用量大,可能使供應不足情況惡化,為銅價漲勢推波助瀾。

缺電問題日益嚴重,迫使南非等金屬產國政府必須決定減少民生用電,還是減少供電給世界最大的黃金、銅、鋁、白金等冶金廠。中國煉鋁廠一周用電量足夠兩百多萬人一年的民生用電。

新興市場國家飛躍成長,擠壓世界石油供應,造成供電不足,各國迫切需要的商品減產。南非一月實施限電,迫使白金礦停工五天後,白金價格躍漲到空前高峰;剛果民主共和國限電後,一年來,鈷價飛漲百分之五十八。

德意志銀行駐倫敦全球商品研究部主任路易斯說:「商品市場會有供電持續不足的風險,我們預測價格時,必須考慮供應大減的可能性。」

世界最大經濟體美國步向衰退之際,金屬價格形成連續第七年上漲的態勢。花旗集團估計,今年第一季,投資人投入指數型商品基金的金額高達四百億美元,比去年整年的投資還多。

去年底至今,金飾與汽車零件用白金上漲百分之二十五,五日在紐約市場漲到每英兩一九一一美元;鋁價上漲百分之二十一,五日在倫敦金屬交易所漲到每噸二九二○美元,銅價攀升百分之二十六。

世界最大銅業上市公司Freeport-McMoran公司、世界最大鐵礦砂業者淡水河谷公司、世界最大金礦業者紐蒙礦業公司都表示,缺電將來會造成減產。

世界第二大鋁業廠商力拓資源公司紐西蘭廠從一日起,減產百分之五,原因是乾旱造成供電吃緊。世界最大白金廠商盎格魯白金上月二十九日表示,第一季白金產量因為缺電而劇減兩成四,降為四十二點八六萬英兩。力拓資源首席經濟學家涂爾普四月二十一日表示,礦業和礦業分析師都低估罷工和缺電造成的供應中斷現象。涂爾普說:「這種現象會持續下去,如果煉若干基本金屬繼續上漲,我也不會訝異。」

【2008/05/06 歐洲日報】

匹茲堡洛杉磯 空污並列榜首

美國保肺協會(American Lung Association)1日公布的「2008年空氣品質」(State ofthe Air:2008)研究報告顯示,賓州匹茲堡市(Pittsburgh)首度超越洛杉磯(Los Angeles),成為全國短期粒子污染或煙灰(soot)污染最嚴重的都市;不過,洛杉磯仍居全年煙灰與塵霧(smog)污染,和臭氧(ozone)污染的冠軍。

全國空氣最清潔的都市是北達科他州的富國市(Fargo)和加州的薩林納斯(Salinas)。

美國保肺協會指出,洛杉磯已積極處理污染源,因而其粒子污染程度大幅下降。

美國保肺協會根據各州和地方機構,在2004年至2006年,向環保署報告的空氣品質測量,來評定各都市在三項空氣污染上的程度。在三項污染中都名列前茅的八個大都會是加州的洛杉磯、貝克斯菲(Bakersfield)、福瑞斯諾(Fresno)、維沙利亞─波特菲德(Visalia-Porterfield)和漢福德─柯克蘭(Hanford-Corcoran);華盛頓─巴爾的摩(Washington-Baltimore);聖路易(St. Louis)和阿拉巴馬州伯明罕(Birmingham)。

【2008/05/02 世界日報】

印度酷暑46℃ 熱死增至33人

綜合氣象局與警方消息,印度全國各地今天持續高溫,首都德里地區攝氏四十三度,幸賴下午刮起遮天蔽日的沙塵,空氣雖然汙濁,卻也降低了氣溫,但緊鄰德里的哈雅納省全日高溫四十六度;全國熱死人數增至三十三人。

據警方表示,今天熱死事件全發生在印度東部加爾克漢德省,有三人中暑死亡,使全國今年四月入夏以來熱死人數增至三十三人。氣象局表示,加爾克漢德省與鄰近的奧里薩省氣溫達攝氏四十四度。

德里地區西北方的旁遮普省、昌迪加爾和居民人口一億六千萬人的北方省等地,高溫也達攝氏四十四度左右。

只有在西北部位於喜馬拉雅山脈的喀什米爾地區,繼昨天最高溫攝氏二十九度之後,今天下了一陣雨,氣溫略降。

【2008/05/05 中央社】

緬甸風災》暴風奪15000命 緬甸罕見求援

緬甸仰光港內數艘漁船,於納吉斯風災中全毀。強風不僅吹垮建築、船隻,當局估計,已有上萬人因風災死亡。
法新社
 
圖╱聯合報提供

緬甸國營電台5日報導,3日侵襲緬甸的熱帶氣旋納吉斯,至少造成1萬5千人喪生,3,000人失蹤,罹難人數可能還會升高。

受創最重的伊洛瓦底三角洲,光是巴格萊(Bo-galay)一鎮,就有近3,000人失蹤。

緬甸軍政府罕見的呼籲國際社會提供援助,美國國務院表示,美國已透過駐緬甸使館提供25萬美元的緊急援助,泰國、聯合國和紅十字會也已投入救災。

在最大城仰光,除了可以天然氣發電的地區,仰光的多數地區也仍在斷電、斷水之中,且許多道路仍未清理,一片凌亂。一名老人告訴法新社說:「從未見過如此景象。」

官方4日發布的死亡人數統計僅約400人,事隔一天,即修正為十倍的近4,000 人,且仍有成千上萬居民失蹤。國營電台報導,目前伊洛瓦底與仰光地區,共有3,969人死亡,41人受傷,2,129人失蹤。在巴格萊與拉普塔鎮,可能還有成千上萬的人死亡。

在部分地區,前往災區視察的救難人員仍無法估算出受災程度。由於通訊不良且道路中斷,加上軍政府封鎖消息,目前仍不清楚為何這次風災會造成如此慘重的災情。

聯合國預測受災人數達十萬人;紅十字會初估有數村鎮全毀;泰國已派軍機運送九噸物資馳援,並計畫6日再運送物資救援。「世界展望會」說,緬甸政府請求他們提供鐵皮屋、帳篷、防雨布、醫藥。世界展望會表示將從全球倉庫之一提供緊急物資。

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辦公室在泰國的官員說,目前清楚的是,緬甸受災嚴重,且估計有數百萬人因風災而無家可歸,亟待收容與提供飲用水。

這個熱帶氣旋2日晚間在伊洛瓦底江的出海口登陸,3日撲向東北方220公里的大城仰光,至今仰光仍滿目瘡痍,到處都是被吹倒的路樹、電線桿和房舍。鄉村地區房屋不像仰光那麼堅固,更是不堪一擊,氣旋帶來豪雨造成嚴重淹水,許多罹難者不是被倒塌的房舍壓死,就是被洪水淹死。

此次風災為緬甸史上最大天災,1926年一場暴風雨造成2,700人喪生。此次風災也是亞洲2006年以來最大天災,當年印尼爪哇島地震,近6,000人死亡。

【2008/05/06 聯合報】

火力發電廠增機組 台電惹非「議」

自由時報20080506

議員要求不准

〔記者謝鳳秋╱豐原報導〕台中火力發電廠要再增建二座發電機組,縣議員黃錫嘉、劉淑蘭一日表示,因彰化縣彰濱地區不讓台電公司設電廠才要增建,要求縣府不能核准增建案。建設處表示,會堅持增建案不能增加當地污染總量。

黃錫嘉指出,台電計畫興建第十一、十二號機組,火力發電廠原有的五座煙囪增為六座,已在地方進行遊說,當地空氣污染已相當嚴重,懸浮微粒污染九十五%來自電廠,之前民營龍風電廠設置,希望取得縣府同意書,縣府以不能增加污染拒絕,因此也不能讓台電再增設機組。

黃錫嘉、劉淑蘭強調,台電因在彰化縣彰濱工業區設電廠計畫受阻,轉而想在台中縣火力發電廠內增設機組,目前台中火力發電廠發電量五百五十萬瓩,已是世界最大火力發電廠,電力設施過於集中反而危險。

縣府指無權責

建設處代理處長賴英錫表示,台電公司為公營單位,申請設立程序不需經過縣府審核,但縣府會和環保局等相關單位彙整資料,向台電表達地方政府堅持增建案不能增加當地污染總量的立場。

台電不增污染

台電公司台中施工處副處長許平發指出,中部因科學園區進駐,未來有缺電危機,基於全國用電需求規劃,正進行增設兩座發電量各八十萬瓩發電機組可行性研究評估,最快二年後動工,四至五年後完工,彰濱工業區設電廠案一樣同步進行,台中火力發電廠設新機組,同時會降低舊機組污染排放量,使總污染量不會增加。

發電廠增1煙囪 港區居民火大

中國時報 2008.05.02 
陳世宗╱豐原報導

 拒絕煙囪▲台中火力發電廠目前已有5根煙囪,未來將再增加兩部機組,引起港區民眾的恐慌。(陳世宗攝)

     龍風火力發電廠申請在台中港設置案,遭縣府打回票胎死腹中,台電卻積極運作再增設11、12號機組,昨日引起縣議員黃錫嘉、張正興等議員的關切;抨擊為何民營不得設立,公營卻可得天獨厚,莫非縣府審查有雙重標準?

     黃錫嘉昨日在議會中不滿地說,龍風火力發電廠申請案被縣府「打死」?但台電卻積極運作興建11號及12號機組,使台中火力發電廠原本的5根煙囪,未來將增加為6根;對惡化的台中港區的空氣汙染勢必加遽。

     州官可放火? 縣府:不歡迎

     黃錫嘉指出,台中火力發電廠目前是全亞洲最大的燃煤發電廠,產生的汙染源包括二氧化碳、懸浮微粒等,已占中部的95.8%;縣府拒絕讓龍風火力發電廠設廠,豈能獨厚公營的台中火力發電廠,根本是「只准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建設處長賴英錫表示,他並未接獲台電要增設發電機組的訊息,因台電屬於公營單位,申請設立程序不需經過縣府的審核;但縣府仍會向台電了解相關程序及進度,並邀集環保等相關單位彙整資料,向台電表達不歡迎設立的立場。

     台電:不增汙染 應需求增設

     台中火力發電廠相關人員說,台電將改善降低現有舊機組的汙染排放量,在汙染總量不增加的原則下,增設兩部各為80萬千瓦的發電機組,目前正進行可行性評估中,最快約在兩年後動工,4至5年後才商業運轉,主要是因應中科廠商進駐及全省用電量不斷遞增需求

     台中港區民眾,昨天得知台電將再增設兩部機組,氣憤地跳腳。縣議員趙朝琴認為,港區的天空長年來一片灰濛濛,嚴重危害到港區居民的身體健康;如果台電未能有效改善目前的汙染源,就貿然增設機組,將率領港區鄉親誓死抗爭到底。

貝加爾湖 浮現溫室效應

中國時報 2008.05.06 
閻紀宇

     溫室效應引發的變化無遠弗屆,現在連遠在西伯利亞全球最大淡水湖泊貝加爾湖也無法倖免。科學家比較60年來的貝加爾湖觀測資料,發現令人憂心的溫室效應徵兆,湖水溫度上升,浮游生物構成的食物網也出現變化。

     貝加爾湖擁有全世界20%的液態淡水,面積31,494平方公尺、最深處1,637公尺、水量23,600立方公里,都位居全球之冠。過去科學家認為,以貝加爾湖的龐大肚量與獨特水流循環模式,應該不太容易受到溫室效應波及。然而一個由美國與俄羅斯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已經打破這個迷思。

     從1946年以來,貝加爾湖水平均溫度上升攝氏1.21度,浮游動物數量增加335%;葉綠素濃度從1979年以來上升300%;100年來,每年冰封天數減少了18天左右,到本世紀末還會再減少14天。這些變化都衝擊當地獨特的生態。貝加爾湖地區的動植物種超過2,600種,包括著名的淡水海豹在內,很多都是當地獨有。

     (取材自ScienceDaily)

2008年5月6日 星期二

你知道嗎?雨滴長這樣…

 
你知道嗎? 雨滴長這樣…

如果您還認為雨滴的形狀是上面小小尖尖而下面肥肥圓圓的「淚珠狀」,那就大錯特錯了。中央大學透過具雙偏極化功能雷達的研究發現,小雨滴趨近於圓形,大雨滴則呈扁平狀,怎麼看都不像淚珠狀。

中央大學大氣物理研究所所長廖宇慶表示,他們偵用雙偏極化功能雷達來偵測雨滴,當電磁波碰到小雨滴時,水平及垂直電磁波反射回來的能量,幾乎一模一樣,表示不管是水平或垂直電磁波所碰到的雨滴截面都一樣,因此可推估小雨滴呈圓形。相較下,當這些電磁波碰到大雨滴時,水平發射電磁波反射回來的能量,遠大於垂直電磁波反射回來的能量;換句話說,這些大雨滴的水平截面遠大於垂直截面,外觀應是扁平狀。

淨化都市空氣 多管齊下

中國時報 2008.04.11 
趙家麟╱台南報導

     台南市受大氣與地形影響,雖然在秋冬之際空氣品質不佳,但除沙塵暴外來威脅,對都市產出空氣汙染源,已著手控制減害。目前,環保局就多管齊下,透過紙錢集中燒、提高車輛排煙定檢率、反怠速等措施來淨化都市空氣。

     環保局表示,今年清明節就與民政處、殯葬所合作,分別在南山公墓、崇孝塔、安南區第1示範公墓設置紙錢集中燒服務台,免費提供紙錢專用袋及文疏於祭祖掃墓民眾使用,交於服務站人員統一集中後,於當日載運至城西焚化廠法師淨爐過專用爐。

     另外,台南市去年有60家機車定檢站,今年三月起陸續審定新增28家,提供市民實施機車定期排氣檢驗,藉此篩檢排放黑煙的烏賊車。

     至於居家環境碰到餐飲小吃店油煙困擾,今年首度針對業者推出裝設油煙防制設備實施利多方案,首波補助對象為具營利事業登記證且遭屢次陳情業者,每家補助金額以加裝油煙防制設備金額2/3計算,最高上限2萬元。

2008年5月5日 星期一

中國珠三角全年灰霾天氣逾140天

2008.04.11  中央社

     中國科學院院士丁仲禮表示,珠江三角洲全年灰霾天氣超過一百四十天,是中國最多的地區,顯示當地環保問題刻不容緩。

     廣東「資訊時報」報導,丁仲禮昨天在廣州「中國科學院珠江三角洲環境污染與控制研究中心」揭牌儀式上,做以上表示。

     中國科學院珠江三角洲環境污染與控制研究中心主任彭平安說,中心成立的原因是珠三角地區迫切需要建立多學科交叉、綜合性的研究機構,今後中心將成為珠三角地區承擔環境科學技術研究、區域環境規劃的核心力量。

     他說,「珠三角的大氣灰霾天數達一百四十多天一年,為全國最多。毒害污染物含量高,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大。」

     彭平安認為,灰霾的成因還不清楚,只知道是空氣中的細粒子太多,科學界還沒有找到確切原因,但可以肯定汽車排氣工業排放是重要原因,因此應提高尾氣排放標準,緩解灰霾問題。

     彭平安並指出,目前珠三角地區面臨四大環境問題:大氣污染;鹹潮、毒害物與飲水安全性,鹹潮倒灌,水體毒害污染嚴重;海岸帶環境問題突出,赤潮頻發,海洋養殖環境惡化;電子廢棄物大量增加,毒害污染物污染嚴重。

     他說,珠三角處於低緯度地區,帶來四大難點:降雨量大,污染物在環境中的遷移速度快;氣溫高,加速二次污染物形成;污染物的海陸相互作用強烈,污染機制複雜;發展速度快,新舊污染物疊加,複合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