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8日 星期四

風車發電 天災殺手攪局

竹北市新建水利大橋,設置小型風力發電機,想將多餘的電賣給台電。
記者羅緗綸╱攝影

竹苗秋冬季風強勁,具風力發電潛力,但幾年下來,發電機組連番折損,甚至創下世界首例,也讓人對風力發電成本,重新評估,業者內心掙扎,與風力的拔河,不斷上演。

颱風轉葉片 燒6千萬

「1座風力發電機,5年前約6000萬元 ,隨著歐元增值,要1億2千萬」竹北天隆造紙廠2座風車,開啟地方風力發電首頁,不過,其中1座去年8月在颱風中,葉片轉不停而燒毀,損失逾6000萬元,迄今難修復。

前年10月,新竹香山也有1座風力發電機燒毀,高聳的風車失火,消防車難救援;今年辛樂克颱風過境,中部也有風車受損;今年初,苗栗後龍1座風機葉片掉落,更是全世界首例,引起廠商重視,設法追出原因。

受損風車時間多在8月颱風到10月季風盛行時期,究竟是環境不適,或維修、設置待改善?值得評估。

「如果長期運轉,應能達到節能效果」天隆配合政府能源再生計畫,91年間架設2座風力發電機,運轉下,可生產1750瓩電力,開創風氣。

供電不穩 不足量賠慘

不過,風車供電不穩,8到10月風力旺,供電平穩了,但也充滿「風險」,天隆廠風車在颱風中毀了1座,因和能源局簽過供電契約,如今達不到,賠了1千萬,重建要1億2千萬,做或不做都困擾,受損風車基座保存著,「恐怕等成本降下再重建了!」

苗栗縣在後龍溪南岸設21座風力發電機,在竹南海岸設4座,都是德商英華威集團設置,運轉兩年多,英華威計畫在後龍溪北岸增設29座風機,竹南再增設3座。地方雖有反對聲,英華威設法溝通.改善。

公司副總王雲怡說,風機每座平均約1億至1億2000萬元,1座風機,每年發電量為500萬至800萬度,可供台灣2000戶家庭用電,相當於減少3955公噸的CO2排放,等於500公頃樹林的減碳效果,符合效益,也帶進觀光效果。

資源雄厚 開發成本高

英華威認為,台灣能源百分九十八依賴進口,但台灣西岸風力資源雄厚,一年平均有效風力發電達2500小時,是德國、丹麥風力發電高度發展國家的1.5倍。

竹北市今年新建水利大橋,看好風力發電,在兩側各設4組風力發電機,每組可發電1500瓦,除供應橋上路燈和LED燈,還想出售多餘的電。

不過,天隆紙廠「有慘痛經驗」,算一算,設置風車後,每年每座風車,約可省7到8百萬電費,但將已賠下的7000萬元,和未來重建需1億2000萬元,至少要25年才打平,是「高成本電價」,算盤仍有得撥。

【2008/11/24 聯合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