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對人類影響正逐漸浮現,包括:天候異常、天然災害頻繁、物種的消失、新疫病增加等等已經成為全球性的議題。然儘管各國了解全球暖化所可能帶來的重大悲劇,但因立場不同,開發中國家認為全球暖化,是過去已開發國家追求富裕所造成,不應由他們來承擔,尤其採取有效的方法來阻止環境的持續惡化,可能會影響到國家總體經濟的成長而不願做出具體承諾,畢竟經濟發展與能源有很強的依賴關係。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物種將會滅絕,尤其淡水供應量的欠缺,使得全球的糧食作物產量銳減。另一方面伴隨著經濟狀況的改善,肉類的消費量相對增加,去年全球肉類總供應量達到二億五千八百萬公噸,據專家估算生產一公斤豬肉與牛肉分別需耗去三公斤與一公斤穀物飼料,使得全球超過三分之一的穀物及九○%的大豆被用做飼料,而不是直接供人類使用。預估到二○五○年世界肉類消費量會再增加一倍,屆時要生產的肉類與使用的穀物飼料也就愈多,在供需失衡的情況下,穀物的價格將再度飆漲,造成無法獲得足夠的食物來滿足身體起碼能量需求的人數將從目前的八億大幅攀高。
海洋擁有豐富生物資源,被視為人類「第二糧倉」。估計全球約有十億人口依賴魚類及其它水生動物做為主要或惟一的蛋白質來源,人類對魚類需求隨人口增加而不斷提高(去年全球每人年平均水產品消費量為一六.九公斤,與一九九○年相較增加了二.一公斤)。然而受到氣候變遷、過度捕撈和汙染三個因素的致命性結合,全球漁業資源已日漸枯竭,因此須採取有效管理、合理開發利用、與改善海洋魚類棲息環境,來維護捕撈漁業的可持續發展,在可預見的將來海洋捕撈的數量將維持在九千萬到一億公噸,其他則有賴水產養殖供應。二○○六年,世界水產品的消費量為一.一○四億噸,其中五一七○萬噸來自於水產養殖,預計未來十年內養殖漁業將占全球食用魚總量的五○%。
水產養殖被公認是未來動物性蛋白質重要的供應來源,其生產一公斤魚使用飼料低於二公斤,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也較陸上動物低,且每公頃養殖藻類收成加工後可提煉二十公噸蛋白質,相當於四十公頃耕地年產大豆的含量,因此成為國際爭相推動的另一種「綠色」產業。而台灣水產養殖業已具備相當厚實的發展實力,理應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與機會。過去養殖帶來龐大社會成本的付出,一直是國內水產養殖產業最被外界詬病之處。
為避免重蹈覆轍並針對過去諸多缺失作出補救,政府應重新調整發展策略並立法推動「生態補償」制度,讓養殖生產業者有更多的誘因,主動減少養殖過程化學物質、藥物、抗生素等使用量,積極實施循環水再利用與養殖廢水排放前處理,減少對周遭海域的汙染。對於願意從事生態養殖方法,採與環境維持和諧的生產技術並尋求國際生態標籤認證的業者則給予適當的獎勵與補助,而這樣補助也符合WTO的綠色補貼規範。能如此放眼未來並未雨綢繆,相信台灣將會有更多的籌碼來因應氣候變遷所可能引發的糧食危機。
(作者為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